舟山日报 ▎汪洋:愿“爱西行公益”温暖更多舟山孩子

2016-04-08

今年27岁的汪洋是四川巴中人,浙江海洋学院(现浙江海洋大学)硕士毕业生,现就职于舟山某企业。

  2011年,原计划到舟山读研究生的汪洋主动申请休学一年,投身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”。在贵州省江口县服务期间,汪洋和志愿者伙伴们被山区一名连19元书费都交不起而辍学的孩子和破败昏暗的厨房教室打动,次年创建了爱西行公益协会,筹建了“爱西行公益网”,为贫困山区孩子募集图书、教学器材和帮扶款等。四年来,该协会已累计促成帮扶对象600多对,为贫困山区孩子提供90万余元帮扶款,引入社会资金270万余元,25200余人次困境儿童从中受益。目前,协会跟踪的帮扶对象有400多人。

  2013年起,连续六个学期,组织社会爱心人士赴贫困山区长期支教;2013年、2014年,连续两年暑假,汪洋和志愿者们募集了大批学习用品,组织一支20多人支教队伍,到贵州山区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教学活动,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多彩暑假。

  2014年起,连续两年暑假,开展了爱西行公益“互助成长营”活动,把舟山的城市孩子带到贵州山区,与贫困山区孩子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、同学习,并完成各种“特殊任务”;再把贫困儿童带出大山,与城市孩子一起冲浪玩沙、逛街看书,体验城市生活。通过体验式、任务化的互助活动,让孩子们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相互理解,相互学习,最终互助成长。

  ■从在校大学生到职场新人,他不曾停下公益的步伐

  2015年,对汪洋来说,是一个大写的“忙”字。这一年,他研究生毕业,步入职场,进入与校园生活截然不同的新环境。这一年,作为爱西行公益协会的会长,他紧抓协会日常管理和品牌建设,将“爱西行公益”的阳光投射到更多人的心中。

  “2015年,你在‘爱西行公益’中投入精力最多的是哪些工作? ”记者问。

  “2015年,牵扯最多精力的还是爱西行公益日常管理工作。 ”汪洋说,目前,协会在跟踪管理的受助孩子有400多名,帮扶人300多个。为了更好地关注受助孩子的成长,密切帮扶人和受助孩子之间的互动,协会需要经常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生活动向,并反馈给帮扶人。“每隔一段时间,我们的志愿者就会打电话到学校去询问孩子的近况,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、最新家庭情况。每年还要趁发放帮扶款时做上门调查。”

  “我们本来只是做一个中间人,给帮扶人和困境儿童牵上线,具体帮扶由双方各自线下操作。后来发现,没有跟踪机制帮扶效果难以得到保障,比如个别帮扶人会忘记定期汇款导致结对关系中断,有些孩子家长拿到钱后并没有专款专用。2014年开始,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,所有帮扶款必须统一打入协会账户,统一管理、统一发放。”汪洋说,这一变动,给协会增加了大量的工作,从帮扶款的催收、发放到管理,均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。为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,每学期都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帮扶人参与发放工作,每笔资金的使用都需向帮扶人交代。

  而对汪洋来说,仅仅满足日常管理还远远不够。“‘爱西行公益’在项目策划、品牌推广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汪洋说。2014年起,他启动了“互助成长营”活动,每年组织一批舟山孩子到贵州贫困山区体验生活,再把山区孩子带到城市来拓展眼界。每次活动,从活动内容的策划,志愿者的组织、培训,小营员的招募,到开营、结束,需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。近几年,汪洋还带着“爱西行公益”参加了中国慈展会等多个专业性展览,既是加强学习交流,也是推广协会品牌。2014年爱西行公益申报的“贫困山区孩子结对帮扶项目”入围实施类百强,2015年其申报的“困境儿童陪伴成长计划”获得第四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铜奖。

  ■愿爱西行公益温暖到更多舟山孩子

  “工作忙了,为什么还能坚持做公益;新的一年,有什么打算?”记者问。汪洋说,公益不是用眼泪感性化、主观化的号召“捐捐钱”、“献献爱心”,更不是简简单单的帮助他人,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公共利益事业,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更理性、更专业地探索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方式方法。这是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路,我们一直在奋进的路上。谈及新年愿望,汪洋表示,他不仅要继续坚持做公益,而且要做得更加理性、更加专业。

  活动时热热闹闹,结束后悄无声息,这不是汪洋想要的公益。“做公益,一定要持久、细水长流,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。”汪洋说,即便是“互助成长营”这样的短期活动,汪洋也要求志愿者们在活动结束后与孩子继续保持联系,及时反馈信息。

  “做公益切不可功利,在我们组织能力有限的情况下,现在有意限制了帮扶学生的增长速度,更多地关心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人成长。”汪洋说,2016年,爱西行公益将继续加强帮扶学生的跟踪引导力度,在做好各项儿童关怀公益项目的同时,更加注重公益能力建设,摒弃传统的“为活动而公益”的运营模式,推动公益的专业化、规范化、新颖化、国际化、智能化和社会化,为社会公益的可持续发展凝聚力量,积极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。

  “新的一年,我们也会花更多的精力在舟山孩子身上。”目前,爱西行公益在舟山的项目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陪伴成长计划,在定海某小学,每周末都会有“爱西行公益”的志愿者给孩子们开展素质拓展训练;另一个是“2+2”互助成长计划,选择了舟山渔农村和城镇对比鲜明的两组孩子,长期开展个案辅导和小组活动。“2016年,爱西行公益将进一步扩大舟山孩子的受助范围。 ”汪洋说,“新的一年,我们还有望在舟山开设青少年水环境知识科普课堂。 ”

  “作为职场新人,你工作肯定也不会轻松,你哪来那么多精力花在公益活动上?”记者问。

  汪洋笑答:“时间靠晚上少睡儿挤呗,能让志愿者分担的工作也逐渐交出去。”参加工作后,个人时间大大减少,这使得汪洋不得不“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工作效率”。去年11月,爱西行公益结对帮扶系统完成更新,帮扶人可直接在网上结对、汇款、查看结对孩子的信息等,大大减少了日常工作量。可即便如此,公益仍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。过去一年,完整的休息日对他来说,几乎是个“奢侈品”,但他依然觉得“辛苦,但很快乐”,因为公益已经不再仅仅是责任,而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

写下您的评论吧